交易市场高价值信息精选
全球消费品市场正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品牌重塑,关税风险正传导至企业盈利。投资者应关注企业韧性、供应链多元化及品牌长期价值,警惕汇率风险。资产配置可关注A股高低切换和AI动能,但须远离投机“...
交易市场高价值信息精选 (2025年06月29日)
Hi,早上好!我是你的首席市场策略师。今天为你梳理了25条市场信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宏观趋势是:
全球消费品市场正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品牌价值重塑,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关税)正通过供应链和汇率直接传导至企业盈利能力。
这种趋势意味着,投资者在评估企业价值时,需更深层次地关注其应对宏观不确定性的运营韧性、供应链多元化能力及品牌资产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财务波动。对于资产配置,应警惕汇率风险对跨国投资的潜在侵蚀,并关注A股市场资金高低切换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人工智能板块的长期动能。同时,需对投机性“妖股”保持高度警惕。
愿你交易顺利。下面是详细情报:
日报官网:alphanews.club,任何问题可咨询kiki220238。
品牌零售巨头:战略转型与财报解析
【中性 Neutral】NIKE ($NKE): 公司正经历重要的战略转型与高层交接。
- 2025财年Q1业绩 (2024年10月1日):营收同比下降10%(货币中性下降9%),其中NIKE Direct下降12%(Digital下降20%,门店上涨1%),批发下降7%。毛利率提升120个基点至45.4%。每股收益0.70美元。
- 2025财年Q2业绩 (2024年12月19日):营收同比下降8%(货币中性下降9%),NIKE Direct下降14%(Digital下降21%),批发下降4%。毛利率下降100个基点至43.6%。每股收益0.78美元。
- 2025财年Q3业绩 (2025年3月20日):营收同比下降9%(货币中性下降7%),NIKE Direct下降10%(Digital下降15%),批发下降4%。毛利率下降330个基点至41.5%。每股收益0.54美元。
- 战略调整与挑战:
- 经典产品线削减:公司有意降低Classics Footwear(Air Force 1, Air Jordan 1, Dunk)驱动的业务比例,预计这部分收入将放缓,Jordan品牌预计25财年下降两位数。Q2和Q3经典鞋类特许经营权减速速度超过整体业务,且Q3速度高于Q2,预计影响将持续数季度,26财年Dunk将最激进。
- NIKE Digital 转型:正从以促销和效果营销驱动转向全价模式,减少付费流量投入,旨在提升品牌健康度。短期内导致流量下降(Q1 Digital下降20%,Q2下降21%,Q3下降15%),并将清仓转移至工厂店。预计26财年数字流量下降两位数。
- 市场库存:零售额低于计划,导致市场库存略有增加,需要更高水平的促销,尤其在北美和中国。AF1库存开始稳定,AJ1和Dunk仍高位。计划下半年加快库存清理。
- 产品亮点与复苏:男子健身、全球足球、男女跑鞋领域增长。Q1新鞋类产品收入强劲增长两位数,Sabrina增长约5倍,Kobe几乎翻两番,Alphafly增长约3倍。生活方式鞋款(Vomero 5, V2K, P-6000)增长超过4倍。Q3性能业务(训练、跑步)增长。
- 中国市场:Q3收入下降15%,批发下降18%。流量下降两位数,市场促销性强,公司正积极清理市场。但NIKE仍是中国第一运动品牌,长期看好体育发展机遇。
- 未来指引:
- Q4 2025营收指引:预计下降低十位数左右。毛利率下降约400-500个基点,受新关税(中国商品30%,其他采购国10%)、外汇不利因素、降价增加等影响。
- 全年指引撤回:鉴于CEO交接,撤回全年指引,提供季度指导。
- 长期展望:预计Q4将反映转型行动的最大影响,收入和毛利率不利因素将开始缓和,但整体不利因素将持续到26财年。公司致力于通过体育重燃品牌势头,回归可持续增长。
(来源: @forcode)
【中性 Neutral】Adidas ($ADDYY): 公司在强劲Q1业绩后,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应对关税挑战。
- 2025财年Q1业绩 (2025年5月1日):净销售额(货币中性)增长13%,若不含YEEZY,核心Adidas品牌增长17%。毛利润超过52%,增长近100个基点(Adidas品牌增长160个基点)。息税前利润6.1亿欧元,营业利润率9.9%。每股收益2.44欧元。
- 资产负债表与库存:库存增长15%,但表示库存结构健康。净杠杆率从23年Q1的4.7倍降至目前的1.6倍(内部目标低于2倍),显示财务状况稳健。
- 区域表现强劲:北美Adidas品牌增长13%,欧洲EMEA增长16%,大中华区增长14%,拉美增长27%。
- 美国关税影响:美国市场占全球业务约20%。北美鞋类中国采购量已降至接近0%(主要来自越南、印尼),服装中国采购量不到2%。公司已对25年全年美元敞口完全对冲。若关税保持不变,美国市场可能涨价(将跟随市场领导者)。管理层认为在其他80%市场有动力弥补美国关税影响。
- 战略重点:强调“本地执行”和体育公信力,将篮球作为重要增长点(与安东尼·爱德华兹、哈登等合作),并积极投资于全球和本地体育赛事。2026年实现**10%**的息税前利润率目标不变。
(来源: @forcode)
【中性 Neutral】PUMA ($PUM): 公司营收符合预期,但盈利承压,正通过“nextlevel”计划优化运营。
- 2025财年Q1业绩 (2025年5月1日):销售额(固定汇率)持平,DTC增长12%(电商增长17%),批发下降4%(主要受美国和中国影响)。调整后息税前利润7600万欧元(同比下降52%)。毛利率下降60个基点至47%。净收入50万欧元。库存增长21%(欧元计价16%)至21亿欧元,部分因美国新关税前加速交货。
- 2024财年Q4业绩 (2025年2月14日):固定汇率销售额增长9.8%(全年增长4.4%)。批发增长7%,DTC增长16.1%。
- 战略调整 ("nextlevel"计划):旨在提高毛利率、降低运营支出比率、提高自由现金流。计划裁员500个公司职位(约5%),关闭约30家无利可图门店。预计2025年息税前利润贡献高达1亿欧元。目标到2027年实现**8.5%**的息税前利润率,并应对美元走强可能带来的汇率阻力。
- 美国关税影响:美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约20%。过去两年已减少从中国进口,目前中国采购量(美国市场)约**10%**并持续下降。已加速向美国交付并在4月9日前清关。将对特定商品“适度”提价,并调整采购策略。关税不确定性高,但公司已做好准备。
- 产品亮点:“Go Wild”跑步品牌活动效果积极。Speedcat系列(含Ballet)热度持续,尤其在亚洲,被评为2025年最流行运动鞋。
(来源: @forcode)
【中性 Neutral】Lululemon ($LULU): 维持全年营收指引,但关税压力导致利润率预期下调,中国市场表现强劲。
- 2025财年Q1业绩 (2025年6月5日):总收入增长7%(固定汇率增长8%)至24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增长1%。毛利率增长60个基点至58.3%。每股收益2.60美元。男装收入增长8%,女装增长7%,配饰增长8%。
- 区域表现:北美加拿大增长9%,美国收入增长2%(消费者谨慎,但市场份额增加)。中国大陆收入增长21%(固定汇率22%),可比销售额增长8%,仍是最低降价(最高全价)市场。
- 库存与回购:美元价值库存增长23%,单位增长16%,主要受关税和外汇影响。回购4.3亿美元股票,均价316美元,剩余授权11亿美元。拥有13亿美元现金且无债务。
- 全年营收指引:维持111.5亿-113亿美元(增长5%-7%,不含53周为7%-8%)。
- 利润率指引下调:全年毛利率预计下降约110个基点(此前为60个基点),主要受关税(对中国征收30%,其他采购国10%)和降价小幅上调影响。Q2毛利率预计同比下降200个基点。全年营业利润率预计同比下降160个基点,Q2预计同比下降380个基点。
- 关税应对:计划对特定商品“适度”提价、供应链效率行动和有针对性的采购转变,缓解措施预计下半年生效。
- 产品创新:Align No Line、Daydrift、Glow Up、Be Calm等新品反响积极,多款已售罄。宣布与NikeSKIMS合作推出新品牌。
(来源: @forcode)
【中性 Neutral】优衣库 (Fast Retailing):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强化以客户为中心运营,积极应对关税挑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 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 (2024年9月-2025年2月):营收强劲增长。
- 数字化业务转型:核心在于**“Global One”和“ZEN-IN KEIEI”(全员经营)管理原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独立店铺管理、SKU管理。利用实时客户反馈、AI分析、RFID标签等技术,实现“客户想要的产品总是有库存”、“防止SKU短缺”、“轻松便捷的购买体验”**。
- 财务指标展望:预期库存周转率改善。人时生产率期望提高。长期营业利润率目标保持在15%到20%,努力实现20%。
- 美国关税影响:预计对2025财年下半年综合业务利润产生**2%-3%的影响(基于所有税率适用且不提价的保守假设)。美国大部分产品在东南亚制造,对东南亚征收关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优衣库已从“中国+1”转变为“亚洲+,亚洲中的中国”**生产结构,可调整生产地点。
- 定价策略:秉持公平适当定价,设定在买家认为适合商品的水平。
- GU品牌潜力:GU被认为有巨大增长潜力,需明确**“GU风格”和品牌价值,并从零开始重组运营,目标销售额从3000亿日元提升至1万亿日元**。
- 中国大陆市场:目前面临挑战,需从总部指令转向独立商店管理,定制化商业理念。认为中国大陆市场有巨大增长机会,若当地团队和个人能面对风险,将产生比日本更大的影响。
- 欧洲市场:现有客户重复购买是关键驱动力,口碑提升带来新客户,形成良性循环。
- 新店开业:2025财年欧洲新店预期从15家减至10家,强调开设**“优质店”**而非仅增加数量。
(来源: @forcode)
全球市场脉动:宏观展望与结构性机会
【中性 Neutral】A股市场复盘与七月展望:
- 市场复盘:上证指数在银行带动下跳水精准回踩3424点,但个股赚钱效应回暖。两市成交量1.54万亿,缩量420.61亿元。预计市场在3424-3494新区间震荡。
- 银行板块回调:周五银行板块出现较大调整(4月7日以来首次,上次单日跌超2%是1月2日),但个股赚钱效应反而好转。这可能意味着银行护盘任务完成,资金开始向今年承压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个股进行高低切换。
- 七月展望:市场对7月份仍有较大担忧,特别是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加上5、6月份资金抢预期,7月宏观数据和资金可能相对平淡。建议维持震荡市场预期,做好资产配置。
- 印证:6月27日市值最大的20只个股全部下跌,印证了之前的指数护盘判断。
(来源: @鸡精锦鲤)
【看涨 Bullish】纳指与人工智能板块 ($NVDA, $MSFT, $META, $GOOG, $AMZN, $AAPL, $TSLA):
- 纳指创新高:标志着新的循环开始,人工智能时代将继续开启资本市场的伟大征程。
- AI大牛市初期:预测2025年纳指很有可能最终上涨**20%**左右。
- 但斌策略:东方港湾对科技股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得到验证,已满仓配置科技巨头,并在风险可控下投资了TQQQ(10%)、FNGU(10%)以及NVDL(2%,两倍杠杆)。
- 七巨头分化:英伟达和微软表现出色,META次之,但谷歌、亚马逊、苹果、特斯拉因各自原因表现“欠佳”,未来需时间验证谁是胜家,谁是弃儿。
- 历史借鉴:从涨跌情况看像1998年(当年纳指盘中曾跌33%,年终收市上涨39.6%),从产业周期来看,像互联网时代的2004年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2013年,预示“真正的大牛市在后面!”
(来源: @但斌)
【看跌 Bearish】美债与美元汇率 ($FX_USD): 美元计价的资产面临汇率侵蚀风险。
- 汇率风险凸显: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3%,以美元计价安全,但以其他货币计价则面临显著汇率风险。
- 实例:台湾寿险业上月创下史上最大单月亏损,原因在于美元兑新台币大幅贬值(超过11%),寿险公司未做汇率对冲,导致两年多美债利息被半年汇率损失吞噬。
- 政策风险:提及特朗普可能继续追求弱美元政策,加剧汇率风险。同时,人民币基本锚定美元,若特朗普施压人民币升值,也将带来潜在汇率损失风险。
(来源: @汤诗语)
焦点个股与期权洞察
【看跌 Bearish】PLTR ($PLTR) 与末日期权陷阱:
- 假升破陷阱:PLTR上周四创历史新高后,周五急挫,再次出现“假升破陷阱”。收市前最后10分钟急挫,导致末日put(末日期权)暴涨。
- 交易建议:强调期权交易应“只能long不能short”,且“平仓前勿兴奋”,警示末日期权的潜在高风险。
(来源: @OptionJack)
【看跌 Bearish】港股市场($800171.HK): 警惕“妖票”行情中的投机陷阱。
- “妖票”盛行:港股近期出现“妖票”行情,如国泰君安国际两日涨幅5倍,单日成交100亿,涨幅200%。
- 风险提示:此类机会“看着都能抓,其实都抓不到,或者一抓一个大坑”,暗示短期投机风险极高。
(来源: @格隆汇)
【看跌 Bearish】小米汽车 (Xiaomi Auto): 产品测试负面消息引发关注。
- 测试事故: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YU7在赛道测试时出现刹车片起火情况。
(来源: @24305592)
- 测试事故: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YU7在赛道测试时出现刹车片起火情况。
【中性 Neutral】互联网巨头 ($TCEHY, $BABA, $MEIT): 反垄断政策变化影响盈利模式。
- 政策转向:国内反垄断期间,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曾因不扩张新业务和裁员,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得以进行回购分红。
- 潜在负面影响:近期反垄断似有放松,部分企业重燃烧钱搞新业务趋势,这可能对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对传统价值投资者而言,若感到不适可选择撤出。
(来源: @汤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