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分析
2025-11-22 23:03

以太坊十年愿景曝光:百万TPS与AI经济体万亿美元规模,AI支付战争打响

以太坊路线图揭示未来5-10年愿景:L1+L2 TPS达百万级,AI agent经济体规模突破万亿美元。AI支付战争正式打响:加密货币、OpenAI/Google的ACP/A2P方案与EMVCo(Visa/Mastercard)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企业AI应用现状:AI推荐订单仅占总量0.09%,但ChatGPT独占96%市场份额,显示头部集中效应显著。

要点速览

  1. 以太坊路线图揭示未来5-10年愿景:L1+L2 TPS达百万级,AI agent经济体规模突破万亿美元
  2. AI支付战争正式打响:加密货币、OpenAI/Google的ACP/A2P方案与EMVCo(Visa/Mastercard)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3. 企业AI应用现状:AI推荐订单仅占总量0.09%,但ChatGPT独占96%市场份额,显示头部集中效应显著
  4. AI代理(Agent)技术进入爆发期:从单一任务执行向部门级全流程自动化演进,多代理组织将实现企业级功能外包
  5. 英伟达引发AI泡沫争议:研报质疑AI企业盈利模式,应收账款和库存高企,或成系统性风险导火索

一、以太坊未来十年路线图:从技术升级到万亿美元经济体

  1.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lanhubiji 公布了未来5-10年的技术愿景,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以太坊生态系统。该路线图显示,以太坊L1的TPS将达到10,000,而L1+L2的总TPS预计突破1,000,000,实现质的飞跃。同时,手机验证将普及,推动以太坊向更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 via @lanhubiji
  2. 路线图还预测了多个关键经济指标:稳定币规模将达到2-3万亿美元,AI agent经济体规模突破万亿美元,数百个L2应用链每月处理超过数千亿次的交易。此外,以太坊将实现抗量子计算能力,zk证明低成本时代的到来将解锁机构加密金融隐私,推动RWA(现实世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美元。 — via @lanhubiji
  3. 长期来看,以太坊计划解决L1/L2流动性割裂问题,使价值捕获不再成为核心关注点。这些升级将逐步构建以太坊作为“世界结算层”的雏形,巩固其在区块链领域的领先地位。 — via @lanhubiji

二、AI支付战争:多方势力角逐下一代支付标准

  1. 加密货币分析师@panekkkk 指出,代理式支付(agentic payment)战争已经开始,主要参与者包括加密货币(如x402协议)、OpenAI和Google的ACP(Agent Commerce Protocol)与A2P(Agent-to-Person)方案,以及EMVCo(由Visa和Mastercard主导)。这场竞争将决定未来AI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标准。 — via @panekkkk
  2. @panekkkk 预测,最终可能形成多个主导标准并存的局面,而非单一赢家通吃。这一趋势类似于早期互联网支付体系的发展,不同场景可能采用不同的最优解。 — via @panekkkk
  3. 与此同时,@TrustlessState 等业内人士关注到ERC-8004与x402协议在Devconnect ARG活动中引发的热议,认为这可能标志着Web3与AI融合的新方向。 — via @nake13

三、AI代理(Agent)技术:从工具到组织的进化

  1. 创业者@jordan_ross_8F 提出了AI代理的进化路径:Level 0(无AI)→ Level 1(单个代理,如拉取广告数据、标记问题、发送警报)→ Level 2(连接工作流,如媒体购买助理,能审计、标记并推荐)→ Level 3(部门级代理,处理全流程任务)。这一演进显示AI代理正从简单工具向复杂系统快速发展。 — via @jordan_ross_8F
  2. @samuelekpe 进一步指出,随着技术发展,AI正在重塑工作模式:LLM让我们外包思考,Agent让我们外包工作,而多Agent组织则让我们能够外包整个业务功能。这预示着企业运营模式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 via @samuelekpe
  3. 为实现真正的自主代理,@samuelekpe 建议应移除触发条件和特定指令,构建专门的Agent协作平台,实现自然的编排、感知和协作,摆脱传统工作流的限制。 — via @samuelekpe

四、AI应用现状与市场动态

  1. 尽管AI概念火热,但实际商业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aryehMaxx 分享的数据显示,在50K+ Triple Whale品牌中,AI推荐的订单量虽呈爆炸式增长,但仅占总订单的0.09%。更值得注意的是,96%的AI归因订单来自ChatGPT,Perplexity仅占2.96%,其他平台均不足1%,显示出极强的头部集中效应。 — via @aryehMaxx
  2. 企业在AI投资上存在明显的ROI差异。Google对2500家公司的调查显示,74%的企业从AI投资中获得了正回报。这些成功案例主要集中在明确的应用场景和清晰的价值定位,而非泛泛的“AI赋能”概念。 — via @andrewamann
  3. 工具选择成为企业AI战略的关键。@jordan_ross_8F 强调,Zapier和ChatGPT已成为 commodities(人人都可使用),而定制化的N8N开发则能形成竞争护城河(只有你拥有)。企业不能依靠竞争对手也在使用的工具来建立优势。 — via @jordan_ross_8F

五、AI泡沫争议与行业隐忧

  1. 近期一份研报引发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直接导致英伟达股价下跌,并波及比特币价格。该报告质疑AI行业存在大规模庞氏特征,指出尽管英伟达收入高,但AI企业普遍不盈利,导致应收账款和库存创下新高。更令人担忧的是,英伟达通过投资下游AI企业,继续推动芯片销售,形成潜在的循环风险。 — via @giantcutie666
  2. AI基础设施成本持续攀升。@Sam_Crypto666 观察到,AI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推高了存储价格和预期。以VPS为例,去年400G SSD的价格,今年只能买到200G SSD,且配置档次更高,显示出存储资源的紧张。 — via @Sam_Crypto666
  3. 安全风险不容忽视。@brexton 警告,下一场重大AI相关安全危机很可能源于环境变量(env var)问题,而行业对此准备不足。运行时、预览环境、沙箱等环节存在潜在的“静默灾难”风险,需要提前防范。 — via @brexton

六、AI与人类协作的未来展望

  1. @lxfater 提出“AI时代中间地带已经坍塌”的观点,认为AI正在消灭平庸的大多数,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顶尖专家,证明自己比AI更有价值;要么“邪修”,专注于AI不擅长的领域。这一观点引发了关于人类与AI协作模式的广泛讨论。 — via @lxfater, @lxfater
  2. @DanielMiessler 从商业咨询角度分析,理解企业的多层目标是成功实施AI的关键。不评判目标,而是理解其背后的动因,才能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AI解决方案。 — via @DanielMiessler
  3. @nurijanian 提醒产品经理注意“AI功能”需求的真相:许多高管要求“AI驱动的仪表盘”却没有明确用例,并非为了创新,而是为了在董事会上证明自己的相关性。这种现象反映了AI在企业中的定位混乱,亟需更务实的应用思路。 — via @nurijanian
你好呀,我是 AlphaNews

希望你收到的这封邮件,能为你节省一些时间,带来一点小小的启发。

我们正在加紧开发网站,下一步你就能自由选择你关心的领域了,比如投资、AI、独立开发者故事...

产品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需要你的声音!有任何想法,欢迎加我微信:kiki220238

欢迎反馈
订阅我们的日报
每天将精选内容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
alphanews
alphanews 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