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监管利好
2025-11-19 23:04
全球加密监管风暴升级:美国松绑银行参与 中国微信封禁币圈社群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正式批准银行持有加密货币以支付区块链网络费用,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加密生态的重要突破。中国微信对币圈实施前所未有的严厉打击,多个百人付费社群无预警封禁,群主及管理员账号连带被封。
要点速览
-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正式批准银行持有加密货币以支付区块链网络费用,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加密生态的重要突破。
- 中国微信对币圈实施前所未有的严厉打击,多个百人付费社群无预警封禁,群主及管理员账号连带被封,疑似关键词触发风控。
- 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在华盛顿推动加密市场结构立法,CLARITY法案有望于12月进入 markup阶段,加速美国监管框架成型。
- 香港地区对加密行业相关犯罪采取强硬态度,下药事件涉案人员或面临11-15年监禁,凸显国际监管差异。
- Monad ICO在初期热潮后遇冷,反映市场对新公链项目的谨慎情绪;DappRadar宣布关闭,显示行业整合加速。
一、全球加密监管格局剧烈分化
- 美国监管出现积极信号,银行参与门槛降低: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声明,确认银行可以持有加密资产用于支付区块链网络费用(即“Gas费”)。这一决定被业内视为传统金融机构融入加密生态的关键一步,意味着银行无需通过第三方即可直接参与区块链交易,可能加速机构资金入场。此前两年,审慎监管机构曾警告银行直接发行或持有加密资产存在风险,此次政策转变显示美国对加密行业的态度趋于务实。— via @BitcoinArchive, @martypartymusic, @AlexanderGrieve, @EleanorTerrett
- 中国微信强力清退币圈社群,关键词风控全面升级:微信近期发布打击区块链虚拟币公告后,迅速采取实际行动。多个百人规模的付费币圈社群在无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被封禁,群主及管理员账号同步被封。用户推测,群内聊天中出现的“USDT”“BTC”等关键词触发了系统风控。此次打击力度远超以往“例行公事”,表明微信已不再适合币圈社群运营,可能迫使相关社群转向Telegram、Discord等海外平台。— via @minglaugodel
- 香港对加密行业犯罪采取零容忍态度,量刑远超内地:香港地区近期处理的一起加密行业人士下药案件引发关注。有法律人士指出,此类案件在香港通常会被判处11-15年监禁,而在内地可能仅被认定为“犯罪预备”。这一差异反映出香港在维护金融中心声誉的同时,对加密行业相关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姿态,可能影响部分从业者的地域选择。— via @minglaugodel
二、美国加密立法进程加速推进
- Coinbase推动CLARITY法案,目标年内取得突破: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重返华盛顿,积极游说加密市场结构立法。他透露,CLARITY法案(加密资产清晰度法案)有望在12月进行 markup(委员会审议修订),并力争尽快提交总统签署。该法案若通过,将为美国加密行业提供更明确的监管框架,解决长期存在的监管不确定性问题,被视为行业“解锁”的关键一步。— via @brian_armstrong, @MarioNawfal
- 行业呼吁SEC领导层需具备证券法律背景:业内人士Vy Le在访谈中强调,考虑到加密监管的复杂性,SEC主席、委员及其高级 staff不仅应是律师,更必须具备证券法律背景。这一观点反映了行业对监管专业性的诉求,希望避免因监管者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政策摇摆或误判。— via @laurashin
三、加密市场动态与生态变化
- Monad ICO遇冷,DappRadar关闭,行业进入调整期:Unchained播客每日简报提及,备受关注的新公链项目Monad的ICO在初期热潮后迅速降温,显示市场对高估值新公链的谨慎情绪加剧。同时,运营7年的DApp数据平台DappRadar宣布关闭,反映出在市场寒冬和竞争加剧背景下,加密行业的整合正在加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面临淘汰。— via @laurashin
- 机构投资者聚焦合规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机构投资者并未被短期市场 hype 所动,而是在等待合规框架的明确。一旦监管与流动性条件成熟,机构资金可能大量涌入。因此,当前真正的行业建设者更专注于合规基础设施(rails)的搭建,而非追逐媒体头条。这一趋势预示着行业正从投机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via @alt_street_be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