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科技
2025-06-27 00:35
交易市场高价值信息精选
市场结构性重估由全球AI科技引领,辅以中国核心资产价值回归与政策驱动。重点关注AI产业链、银行、香港虚拟资产及水利基建投资机遇,并警惕高波动风险。
交易市场高价值信息精选 (2025年06月26日)
Hi,早上好!我是你的首席市场策略师。今天为你梳理了52条市场信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宏观趋势是:
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重估,由全球AI科技引领,辅以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回归与政策驱动。
这一趋势表明,交易员应重点关注高景气度科技赛道的持续催化效应,尤其是AI芯片及其产业链的溢出效应;同时,要识别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硬科技”与“价值回归”双主线。香港市场的制度创新(如虚拟资产牌照)正创造独特投资机遇,但伴随高波动和信息不对称风险,需警惕情绪过热。宏观层面,美元走弱和人民币企稳预期,可能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对于策略部署,这意味着在追逐成长潜力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价值板块的配置价值,并密切监控政策动向及汇率变动对资金流向的边际影响,做好风险控制。
愿你交易顺利。下面是详细情报:
日报官网:alphanews.club,任何问题可咨询kiki220238。
AI与科技巨头动向
- 【看涨 Bullish】英伟达(NVDA) - 全球AI总龙头股价再创新高,有机构喊出6万亿美元市值目标,指出仅超大规模云和AI工厂(涵盖主权、Neocloud与企业)在2028年的Gen AI和AI加速器计算支出可能达到约2万亿美元,按当前计算经济学折算,对应英伟达市值达6万亿美元。
- 更新估算:超大规模厂商计划将非CPU计算(GPU、定制芯片、AI加速器)占比从当前约15%提升至50-60%,到2028年对应支出约9000亿美元。
- Blackwell架构:新一代Blackwell架构已就绪,B300将在7月开始批量交付,10月季度进入满产。
- 算力需求:推理模型算力需求远超预期,令牌数增加20倍、算力需求150倍,GB200/300 NVL72组合在训练和推理端均匹配度高。
- AI工厂需求:主权、Neocloud与企业三类客户的“可见需求”在未来24-36个月达到数十GW(每1GW对应40-50亿美元英伟达收入)。
- 市值对比:当前英伟达市值达3.77万亿美元。 (来源: @徒步投资笔记, @问就是加仓up)
- 【看涨 Bullish】A股算力硬件股与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 - 受海外算力情绪提振,A股算力硬件股大幅走高,新易盛涨超5%创历史新高,兆龙互连、中际旭创涨超4%,联特科技、天孚通信、太辰光等多股涨超3%。算力含量高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冲击四连阳。 (来源: @格隆汇)
- 【中性 Neutral】特朗普攻击鲍威尔及其市场影响 - 特朗普全天攻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考虑提前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意在干扰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预期,同时测试市场反应。当天因**M10(十大科技股)**和芯片全天资金稳定流入,日内市场难以实质下跌;但纽交所实时买力为负,四大买力不整齐,市场也难以冲高。 (来源: @滕叔投美股)
港股金融与虚拟资产
- 【看涨 Bullish】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获虚拟资产牌照 - 公司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原有1号证券交易牌照升级,新增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在交易基础上提供意见的关键资质。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香港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服务覆盖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USDT)交易、意见提供及场外衍生品发行分销。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两天涨幅近300%,其中6月25日大涨近200%,6月26日盘初一度涨超90%,并破10年新高。 (来源: @新扎C妹, @格隆汇)
- 【看跌 Bearish】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股价风险警示 - 股价出现剧烈波动,最高达7块,随后跌回3块多,日内腰斩。有观点认为国泰君安庄家利用港股通优势,忽悠大陆南向资金对稳定币和虚拟币的概念和预期来接盘,此牌照并非稀缺资源,富途等券商亦有类似资质且均不能服务大陆客户。 (来源: @Ricky, @潘驴邓晓闲缺一)
- 【中性 Neutral】证券ETF(159841)走势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飙升曾带动证券ETF(159841)盘初上涨欲冲击4连涨,但截至发稿已转跌,近三日累计涨近10%。 (来源: @格隆汇)
中国银行股强势表现
- 【看涨 Bullish】H股银行板块 - 被认为是2025年价值板块“最靓的仔”,可作为A股“牛市期权”的嵌入点,用于对冲核心资产暴涨风险。该板块自2023年起受到市场关注。 (来源: @张翼轸)
- 【看涨 Bullish】A股银行股集体创新高 - 工商银行等14只银行股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其中青岛银行、苏州银行涨超4%。截至6月25日,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达到15.77%,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银行AH全收益指数年内累涨25.18%,大幅优于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 (来源: @格隆汇)
- 【看涨 Bullish】平安银行(SZ000001)获大额加仓 - 投资者早盘以12.06元价格买入8万股,并计划下午继续加仓,认为凡未过去年10月8日高点的银行、保险股都在“送钱”。该投资者表示上半年最后一笔资金将梭哈银行、保险股,早盘加仓100万平安银行,下午将最后200万分散加仓其他银行和保险股。 (来源: @问鼎资本-张佳男)
生物科技行业并购与融资
- 【看跌 Bearish】荣昌生物(09995)股价大跌与BD合约风险 - 公司股价大跌。尽管美国生物科技公司Vor Biopharma (VOR)获得其双靶点融合蛋白泰它西普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交易条款包括4500万美元预付款加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占VOR Bio 23%股权),以及潜在里程碑付款超40亿美元和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额分成,但市场担忧披露的BD交易中,外资更为强势,不少付款方式围绕“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三部分,目前不少公司仅收到首付款,后续付款存在不确定性。 (来源: @徒步投资笔记)
- 【看涨 Bullish】Vor Biopharma (VOR)战略转型与股价暴涨 - 公司此前于2025年5月因临床数据未达预期和融资环境严峻,停止所有临床试验,裁员95%,股价当日暴跌超70%,现金储备仅余9190万美元。但在2025年6月25日与荣昌生物达成独家授权协议,获得泰它西普全球权益,并同步完成1.75亿美元PIPE融资,投资方包括RA Capital、Mingxin Capital等。消息公布后,股价盘后暴涨140%,市值达1.7亿美元。 (来源: @徒步投资笔记)
- 【看涨 Bullish】信达生物(01801)完成43亿港元配售融资 - 公司配售融资43亿港元。作为即将达到盈亏平衡点的头部创新药公司,此举被视为积极融资,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融资寒冬期储备资金,保证财务安全,甚至能在市场低谷时收购其他缺钱企业的项目。投资者认为其CFO在融资时点和规模掌握上非常出色,远超其他国内创新药公司(除百济神州外)。 (来源: @汤诗语)
- 【中性 Neutral】生物医药ETF(159859)资金逆势吸金 - 医药板块回调之际,资金借道ETF逆势抄底,生物医药ETF(159859)盘中净申购超1.4亿份,创新药ETF天弘逆势吸金。该ETF追踪生物医药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居标的第一,均衡布局创新药、疫苗、血制品等细分品种。 (来源: @格隆汇)
宏观经济与汇率政策
- 【看跌 Bearish】美元指数下跌与人民币被动升值 - 以伊暂时停火后,美元指数再度明显下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被动升值,不过人民币兑欧元仍在贬值。当前美元指数为97.2625,较特朗普就职日(108.0744)下跌10%。特朗普似乎在追求弱美元政策。 (来源: @汤诗语)
- 【中性 Neutral】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 美元指数、美元兑港元和离岸人民币均出现明显下跌,预示资金继续卖出美元、买入港元和离岸人民币,人民币资产牛市或将继续深入。出口企业收美元,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快于美元理财收益,将增强其结汇动力,可能明显改变供需关系、影响价格。 (来源: @forcode, @汤诗语)
- 【看涨 Bullish】万亿国债加速推进水利基建 - 2023年国家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其中水利领域获得资金超过总规模的一半(约762亿元)。资金分两年使用:2023年安排5000亿元,2024年结转5000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中央承担还本付息。
- 项目进展:截至2024年10月,全国7800多个国债水利项目全部开工,京津冀地区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占全国25%。
- 投资成效:2024年1-8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019.4亿元,同比增长10.7%;国债水利项目完成投资3037.7亿元。2025年一季度新开工8项重大工程,总投资437.3亿元,同比增长27.8%。
- 未来目标:2025年水利投资或达1.5万亿元,聚焦蓄滞洪区、病险水库、灌区现代化等领域,并推进南水北调西线(计划投资5000亿)、雅鲁藏布江水电(超万亿)等世纪工程前期工作。 (来源: @forcode)
小米汽车新品发布与市场反馈
- 【看涨 Bullish】小米YU7豪华高性能SUV正式上市 - 售价25.35万元起,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发布会同时推出小米MIX Flip 2、REDMI K80至尊版等十余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雷军强调小米十五年发展核心是技术为本、坚持高端化引领。小米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10万元)和纽北限量版(81.49万元)也同步上市。YU7发布后3分钟大定20万台。 (来源: @小米公司, @RayFi, @乞力马扎罗的那啥)
- 【看跌 Bearish】小米YU7订单真实性与市场担忧 - 市场对小米YU7的20万台大定数据存在争议,认为很大一部分可能是SU7订单转移而来,且价格上没有带来太大惊喜。有观点预测,考虑到此前涨势已计价100万辆预期,小米股价明日“九成九暴跌”。 (来源: @TommyLam37, @5298115, @猪豆好野)
- 【中性 Neutral】汽车市场竞争与定位 - 有评论认为小鹏汽车品牌内核和小米相似,都主打性价比,高价格段产品被小米劫走后,小鹏可能只能“老老实实做汽车界红米”。同时,也有观点指出,汽车市场难以靠单品垄断,消费者选择多元,例如“十年前23岁的我会毫不犹豫买小米,但今天我只会买理想i8”。 (来源: @顺势而为我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