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机会
2025-11-10 23:01
AI时代创业方法论变革与以太坊生态突破:科技从业者必读情报
AI颠覆传统创业方法论,技术驱动成为新趋势;以太坊L2生态增长迅猛,但流动性与安全税问题待解;加密货币应用用户体验痛点显著,PnL reporting与交易工具成改进重点。
要点速览
- AI颠覆传统创业方法论,技术驱动成为新趋势
- 以太坊L2生态增长迅猛,但流动性与安全税问题待解
- 加密货币应用用户体验痛点显著,PnL reporting与交易工具成改进重点
- 东南亚市场展现独特发展优势,科技应用需因地制宜
- 硬件创新与AI结合催生新机遇,折叠技术降低物流成本70%
一、技术与创业方法论新趋势
- AI时代创业逻辑已变,@forgebitz 指出传统的“不要从技术出发”建议已过时,现在应主动寻找AI能解决的问题,许多过去不可行的“焦油坑”想法借助AI/LLMs技术变得可行。这意味着创业者需要重新审视技术与需求的关系,将AI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发掘新机会。 — via @forgebitz
- 硬件创新迎来最佳时机,@oprydai 建议软件从业者转向硬件领域,当前环境有利于硬件创新与AI技术的结合,可能催生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 — via @feltanimalworld
- 智能设计简化繁重工作,@AlokkJain 介绍的折叠式电动爬楼梯机展示了巧妙设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紧凑、电动且强大的特性代表了小型硬件创新的方向。 — via @AlokkJain
二、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生态
- 以太坊L2增长迅速但面临挑战,@lanhubiji 观察到以太坊L2在过去一年增长显著,但需解决L2间流动性互通及安全税问题才能形成整体竞争力,否则各L2将陷入“各玩各的”局面。 — via @lanhubiji
- 加密货币应用用户体验欠佳,@antoniogm 指出多数加密货币消费应用的PnL报告功能糟糕,不像传统金融应用能直观显示盈亏,用户需费力查找相关数据;同时,在进行对冲等复杂操作时缺乏风险指标工具,凸显了加密领域工具链的不足。 — via @antoniogm, @antoniogm
- RWA领域缺乏头部平台,@bocaibocai_ 提出当人们想买币时会想到Binance、OKX等交易所,想买NFT时会想到Opensea,但提到RWA(现实世界资产)时却没有明确的平台联想,反映出RWA赛道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平台级机会。 — via @bocaibocai_
- 预测市场技术瓶颈明显,@Web3Feng 分析Polymarket和Opinion等预测市场应用速度慢的原因,指出BSC和Polygon等公链因出块速度限制无法承载大批量交易,全交易上链导致前后端出现各种bug和延迟,认为定制L1或L2是唯一解决路径。 — via @Web3Feng
三、产品体验与用户需求洞察
- ChatGPT Markdown功能体验差,@daviddalbusco 抱怨ChatGPT网页UI在生成Markdown时经常渲染为HTML,给需要Markdown格式的用户带来困扰,反映出AI产品在格式输出稳定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 via @daviddalbusco
- iCloud邮箱设计逻辑存缺陷,@Allen_Xuxu 遇到用户用iCloud邮箱发邮件后,因邮箱已满导致回复被拒收的问题,质疑苹果为何在邮箱已满时仍允许用户发送邮件,凸显产品设计中未充分考虑用户交互闭环。 — via @Allen_Xuxu
- 麦当劳App门店选择体验不佳,@WerbHelius 提到家附近两家麦当劳分别使用顺丰和美团饿了么配送,顺丰配送更快但App默认选择距离更近但配送慢的门店,且切换不够便捷,导致用户体验受挫。 — via @WerbHelius
四、区域市场与文化观察
- 东南亚市场展现“丰富性”优势,@levelsio 认为东南亚是最接近“丰富性”的地区,在曼谷或西贡的酒店和餐厅仍能轻松获得所需服务,而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则因过于西方化而缺乏这种便利性,为创业者提供了区域市场参考。 — via @levelsio
- 牙买加科技普及路径特殊,@sirjoeldean 基于其应用@joyfulhq 的开发经验,认为牙买加经济可通过WhatsApp和基于手机的AI服务实现技术转型,因为应用商店对许多当地人来说并不普及,这提示在新兴市场需考虑非传统技术普及路径。 — via @sirjoeldean, @sirjoeldean
五、商业与市场创新
- 折叠技术降低物流成本70%,@FreightAlley 转发的内容显示,某工厂将全尺寸沙发压缩到0.3立方米的箱子中,使运输成本降低70%,展示了物流领域通过物理创新实现成本优化的可能性。 — via @FreightAlley
- 加密社区自助出版模式,@minglaugodel 提议通过召集100位朋友每人撰写与币安的故事,结集出版《币安人生》,利用社区力量完成内容创作,并有机会获得官方转发,这种社区自助模式可为项目方提供低成本营销思路。 — via @minglaugodel

